1、苗族待客酒俗 敬酒、交杯和扯碗酒,如黔东南苗族的酒礼:每当开席,不得先端饭碗,而是先把酒喝够。首先是由主人给每个人斟酒,各自喝干两杯。其次由主人给大家敬酒,也是每人须敬两杯。在敬过酒后,大家就可以吃饭了。饭后,又继续喝酒,以酒作乐。喝酒的方式由大家决定,或交杯,或猜拳,或唱酒歌。
2、世间贫富本是有,不讲贫富讲交情”(苗族);“举起杯来好朋友,喝干这杯白米酒,别客气呀别拘束,干杯情谊多交流”(布依族): “你左我右手,各端一杯酒,我俩手拉手,喝下这杯酒,今后日长久,永记此时候,情意胜浓酒”(侗族)。
3、端午节,五月初五,插艾、吃粽子、饮雄黄酒是习俗。中元节,又称“月半”,七月十十五,家家户户迎奉祖先并焚烧冥钱。中秋节,八月十五,人们赏月、吃月饼。重阳节,九月初九,有登高、做糯粑等活动,被定为“老年节”后,尊老敬老的活动更丰富。
4、贵州的布依族若遇婚丧嫁娶,喜用黄牛作菜。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
1、苗族非常注重家教家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尊重长辈,爱护晚辈,这是传统的美德。叔嫂之间不可越伦。长辈不能对儿媳、孙媳开玩笑。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嬉戏轻浮。苗族家族内部的凝聚力非常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互相关心。如果某家有重大困难,全族都会相助;如果有人贫困无衣,全族都会尽力扶持。
2、祖先灵魂与子孙同在,逢年过节必以酒肉供奉。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祭祖盛典,如“吃牯脏”(祭鼓节)等。巫术与传统文化:大多数苗族人虔信巫术,有过阴、占卜、神明裁判、祭鬼等巫术活动。巫师在苗族社会中充任知识分子的角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人。
3、苗族很讲究家教家规。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尊重长辈,爱护晚辈,是传统美德。叔嫂之间不可越伦。长辈不能对儿媳、孙媳开玩笑。晚辈不能在长辈前面戏耍轻福 苗族家族内部聚合力很强。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间比较关心。若某家有重大困难,则举族相助;有贫困无衣者,全族极力扶持。
春节:苗族人民庆祝新年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春节时间相同,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清明节:这是一个纪念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苗族人民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献上鲜花和食物,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中元节:又称为“鬼节”,苗族人民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和敬奉神灵,以祈求平安和幸福。
苗族节日一:赶苗场 赶苗场是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参与这场盛大的节日。关于赶苗场的起源,有一个传说,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官府禁止他们联结聚会。于是,人们开始以吹芦笙***为名,秘密地进行联系。
苗族的传统节日包括祭尤节、跳坡节、龙舟节、赶秋节、吃新节和苗年等。 苗家庆祝祭尤节时,会准备祭牛,并且每家都会提前准备酒食。节日前一天,家庭会蒸糯米饭制作粑粑。节日当天早上,男性成员会下田捕鱼,用于祭祀。同时,也会***集枸树叶等物品。当天早上,全族会举行祭祀仪式。
苗年: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期间,人们会祭祖、酬谢耕牛,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四月八:苗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具体日期为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唱歌跳舞、***斗牛等。龙舟节:部分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主要在端午节期间举行。
羊马节在秀山县龙池、石堤一带的苗族中流行,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日举行。人们会杀猪宰羊,互相请客送礼,庆祝这个节日。 赶秋节是流行于秀山县的传统节日,每年立秋日庆祝。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节目。
苗年:苗年是苗族自己的年节,是苗族最大的节日。各地区苗族所过的苗年时间不一致,多数地区在十月、冬月或腊月。苗年期间,食品丰富,要供祭祖先,并举行各种盛大的***性活动。鼓社节:鼓社节是苗族祭祀祖先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的。又称“吃牯脏”或“吃鼓藏”,节日活动主要围绕绕木鼓进行。
关于苗族文化传统美德和苗族传统文化浅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苗族传统文化浅析、苗族文化传统美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