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绥德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以及绥德传统文化手抄报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绥德县委书记曹世玉题写碑文实录 2002年11月18日,绥德县县委书记曹世玉同日题写了六块功德碑,分别是“名州步行一条街碑”既题写碑名又撰写碑文。另外两块碑书写了碑名,尚无碑文。绥德县立下了八块功德碑。
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
1、绥德炕头石狮,如同家传之宝,被村民们珍视并传承,其用途远超单纯的装饰或观赏。它们被视作避邪的神圣象征,在民间习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富裕家庭会为镇山和镇宅雕刻特定的“镇山狮”和“镇宅狮”,体积庞大且格式固定,与炕头石狮有所不同。炕头石狮原本是为“拴娃娃”而雕,但普通人家受限于条件,常使其承担多重功能。
2、在绥德,农家喜欢在卧室的窗台或炕头上摆放约10至20厘米高的小石狮子,这在当地被称为“拴娃狮”。 传统上,当地人在炕头上放置石狮娃是为了多种用途。比如,当妇女怀孕后,会在石狮娃身上系上红绳,以此拴住孕妇怀中胎儿的灵魂,并祈求母子平安。
3、陕北民谣唱道“财东房上有兽头,楼门石狮大张口,官家挂匾栽旗杆,百姓狮子搁炕头”。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绥德的石狮就出现在农家的炕头上,谁家生小孩了,就打造一个,作为孩子的保护神,拴住孩子不要从炕上掉下来。 石狮是吉祥的象征。
4、在卧室的窗台上或炕头上约10~20厘米的小石狮子,农家称为“拴娃狮”,在绥德称为炕头石狮娃。在乡下,人们在家宅卧室炕头上放置一只石狮娃,有什么作用呢?当地人认为这炕头石狮娃,用场大着哩!在当地,妇女怀孕后,在炕头上放置一只石狮娃,并在石狮娃身上扎系上一根红绳。
绥德县属于陕西省。以下是关于绥德县的详细信息:地理位置: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行政区划:绥德全县辖4乡12镇,共有661个行政村。人口情况:绥德县总人口为36万人。历史文化:绥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天下名州”、“秦汉名邦”、陕北“旱码头”之美誉。
绥德是陕西省的城市。以下是关于绥德的详细介绍:地理位置: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行政区划:绥德全县辖15镇和1个行政服务中心,共有338个行政村。人口数量:绥德县总人口约为36万人。
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以其显著的经济实力和繁荣景象而闻名。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矿、石墨矿等,是榆林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近年来,绥德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了多个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者。绥德县不仅在工业上有所突破,在旅游业方面也有亮眼表现。
红色文化:绥德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陕西省绥德烈士陵园是当地人民悼念英烈、缅怀先辈的重要场所。这里安葬着众多革命先烈,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关于绥德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和绥德传统文化手抄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绥德传统文化手抄报、绥德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北京传统节日文化基地介绍
下一篇
传统工艺篾匠竹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