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新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时举行。各家各户单独或邀请邻近亲友一起庆祝,用新米煮饭,并准备丰盛的食物祭祀祖宗及神灵,酬谢其护佑丰收。 蛙婆节 又称蚂拐节,节期从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部分地区至十五)。
“三月三”歌节:这是壮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也是壮族的全民性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会盛装汇集到歌圩,享受这个民族的狂欢节。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
壮族三月三:这是壮族人民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用来祭祖和祈求吉祥安康。在这一天,壮族人民会身着节日盛装,参与舞龙舞狮、对歌跳舞等庆祝活动。 壮族五月初五:即端午节,壮族人民会举行赛龙舟、荡秋千和踩高跷等传统庆祝活动,以此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与汉族共有的传统节日壮族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部分习俗融合民族特色。如春节会包特大粽子“风莫”,象征丰收;中秋节除赏月、吃月饼外,还举行“拜月神”仪式,蒸粉糕、杀鸡宰鸭庆祝。其他特色节日火把节:农历六月廿五,点火把驱邪、跳竹竿舞、杀牛祭神,祈求丰收。
歌圩节“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 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壮族的“歌节”。在这个节日里,壮族青年男女会聚集在街头欢歌,以及汇聚在江边举行饮宴。据传说,这一天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汉族将这一天视为上巳节,有拜祖先、祭拜轩辕的说法。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广西壮族三月三,又称为歌仙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在广西等壮族聚居地区庆祝。这一天,人们会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在三月三这一天,壮族还会进行扫墓的活动,通常会蒸五色糯米饭来纪念逝去的亲人。
1、“三月三”歌节:这是壮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之一,也是壮族的全民性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会盛装汇集到歌圩,享受这个民族的狂欢节。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的全民性节日。 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开秧节”,多在春耕后的一天进行,有的地区固定在农历四月初八。
2、春节:壮族的春节,亦称大年,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初二,共庆祝三天。陀螺节:在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间,壮族民众会举行陀螺节,欢庆新年。吃立节:每年的正月三十日左右,是壮族的吃立节,这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3、壮族的传统节日:年三十晚、春节、春社节、花王节、清明节、庙会、三月三歌节、花炮节、端午节、尝新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庆丰节、冬至节、送灶节。
4、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二月初四月初端午节、六月初七月初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日是壮族比较隆重的节日。
5、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 *** 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
6、陀螺节:在广西壮族聚居区,人们会举行陀螺比赛,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体育节日。 陇端节:这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意味着到宽阔平坦的地方相聚。 娅拜节:在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中,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壮族妇女娅拜。
关于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和壮族的风俗三月三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壮族的风俗三月三、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