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道真民俗文化有哪些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道真民俗传统文化,以及道真民俗文化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仡佬族三幺台”

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仡佬族三幺台。仡佬族的“三幺台”习俗,“三”,指的是三台席,即茶席、酒席和饭席。“幺台”,正安、道真、务川一带地域土语,“结束”或“完成”的意思。“三幺台”,意思是一次宴席,要经过茶席、酒席、饭席才结束,故称“三幺台”。

年,“仡佬族三幺台习俗”更是被列为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在仡佬族的传统中,无论是嫁娶、立房、祝寿还是重大民俗活动和节庆,都会以“三幺台”来招待宾客,营造出一种隆重而热闹的氛围。每一台席间,伴随着吹打乐器的演奏,从茶席到酒席再到饭席,整个过程都充满了仪式感。

 道真民俗文化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仡佬族三幺台是仡佬族人家待客的最高食俗礼仪。以下是关于仡佬族三幺台的 含义:“三幺台”中的“三”指的是三台席,即茶席、酒席和饭席;“幺台”是正安、道真、务川一带的地域土语,意为“结束”或“完成”。因此,“三幺台”意思是一次宴席要经过茶席、酒席、饭席三道程序才结束。

贵州道真傩城好玩吗

道真最出名的三个景点为“中国傩城”景区、洛龙大塘、石门天乡。“中国傩城”景区:位于大磏镇文家坝村,此处风光如画、满目青翠。游客在此能感悟古朴神秘的仡佬族傩戏,品尝仡山大宴三幺台,欣赏高台舞狮和哭嫁表演。此外,景区还提供特色农家菜、趣味民宿和温泉,让人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道真最出名的三个景点是傩城、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仙女洞自然保护区。 傩城 傩城是中国唯一的傩文化主题古城,以仡佬族传统傩戏文化为核心,建筑风格古朴,民俗表演丰富。游客可以体验傩面雕刻、仡佬族歌舞,还能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如灰豆腐果。适合喜欢民俗文化和摄影的游客。

 道真民俗文化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傩城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中国首个以“傩文化”为主题打造的文旅综合体。傩城全称“中国傩城”,依托当地深厚的仡佬族文化和神秘的傩戏传统,融合了民俗体验、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功能。其核心特色包括傩戏表演、仡佬族古村落风貌展示,以及周边自然景观如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道真的仡佬族有什么习俗?

打篾鸡蛋 仡佬族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多在节假日进行。 男女老幼聚集,两人为一组,用特制的篾鸡蛋互相击打,花龙内的铜钱撞击发出声响,极具趣味性。 哭嫁歌 新娘在结婚前进行的一种传统歌唱形式。 歌唱时间长短不一,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少则五日。

仡佬族的婚嫁习俗是一项程序繁杂、礼制规范的民间礼仪活动,男方的程序为:提亲,交礼,发茶,装香,开庚,报期,迎娶。女方相应为:放话,盘媒,备嫁,哭嫁,发亲。提亲,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媒,叫做“讨口风”。女方则“放话”,回应男方提亲事。交礼,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正式说媒。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

仡佬族的主要风俗体现在居住、房屋特点、服饰、丧喜等方面:居住:仡佬族大多同宗聚族居住,形成村寨。住房构造及材料因经济条件、人口和地理环境而异。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较高;居住在高山的则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较低矮。

接待礼仪:“三幺台”是仡佬族在接待宾客和重要节令时的一种重要习俗。办三幺台时,10人一桌,长幼尊卑座次分明,体现了仡佬族的礼仪文化。饮食文化:“三幺台”凸现了仡佬人丰富的饮食文化,如油茶的制作、下酒菜的拼装、饭席的菜肴等,都体现了仡佬族人的饮食智慧和独特风味。

仡佬族傩戏: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有歌、有舞,庄谐交作,文武并重,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高台舞狮:狮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仡家人在春节或重大喜日子都要舞狮助兴,依此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

道真节日有哪些

1、道真节日包括: 仡佬年、祭牛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另外,其他如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会在当地举办相关活动。接下来,为您详细解释几个主要的道真节日。仡佬年:仡佬族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仡佬年是仡佬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2、“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10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

3、节日:祭山、吃新、过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4、抢春水的地方在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抢春水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在抢春水这一天,全村未婚的仡佬族男女青年,在鸡叫头遍时摸黑来到井旁或河畔,每人用碗轻轻舀水,所舀的水即名春水。一般每次要舀12碗清水,以象征一年十二月,月月平安,全年安康。这种活动仡佬族叫抢春水。

5、“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贵州省道真县民族歌谣

1、贵州省道真县的民族歌谣有《情姐下河洗衣裳》和《仡佬谣》等。《情姐下河洗衣裳》:这是一首仡佬族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描绘了仡佬族女性勤劳、美丽的形象,以及她们在河边洗衣裳的生活场景。该歌曲曾在《唱响新时代》节目中由范丹阳和杨西音子演唱,进一步推广了这首民族歌谣。

2、创世歌:是一种很古老的神话故事歌,主要是叙述天地日月的起源,万物的产生。这类歌有《开天辟地歌》、《万物起源歌》等。祖先歌:主要叙述人类的产生,民族的来源和迁徙,如《人类起源歌》、《洪水滔天》等。

3、仡佬族,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东南部,如道真、务川、石阡、正安、凤冈、平坝、安顺、普定、关岭、清镇、六枝、水城、紫云、大方等20多个县(市、区、特区)。

4、贵州苗年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五。贵州苗族苗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民族传统节日。通常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过苗年一是为了悼念五千多年前在部落大战中罹难的苗族始祖蚩尤,二是庆祝一年劳作的收获,三是祭祀祖宗神灵及苗族视为保护神的枫木、竹木、岩妈、水井等。

5、大体上看,仍然使用仡佬语的仡佬族已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贵州之平坝、安顺、普定、关岭、六枝、大方等县,广西,云南,越南等地也有点状分布。根据仡佬语的语音系统、词汇构成和语法特征,仡佬语可分为四个方言,每一方言内又可分若干土语。由于仡佬族长期居住分散,故方言差别较大。

6、仡佬族是贵州高原开荒辟草的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全国仅有的两个仡佬族自治县都在遵义。遵义的仡佬族人口占到全国仡佬族人口总数的70%多。其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文化意蕴深厚,独具特色,尤以“傩戏、三幺台、高台舞狮”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声名远播,成为世居道真的仡佬人民珍贵的民族瑰宝。

关于道真民俗传统文化和道真民俗文化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道真民俗文化有哪些、道真民俗传统文化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