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乐清市传统工艺,以及乐清工艺品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雁荡山铁皮石斛:产自温州市乐清市的雁荡山,被誉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特色是初嚼时有黏性,随后感觉粘滞,且几乎无渣滓。 乐清牡蛎:源自乐清市清江镇,以其大体型、嫩肉质、鲜美味道和丰富营养而闻名。 乐清泥蚶:乐清泥蚶不仅味道鲜美,更以其独特品质和消血块、化痰积的效用受到珍视。
2、特产零食:雁荡毛峰茶:产自乐清市雁荡山,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香气高雅,滋味甘醇,是乐清著名的特产茶叶。番薯黄夹:发源于乐清市柳市镇,外形类似于蒸饺,由新鲜番薯及番薯粉制作而成,外皮软糯可口、金黄剔透,是温州名小吃之一。
3、乐清的特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乐清泥蚶:这是一种独特的海鲜产品,因其产地乐清的独特环境而品质上乘。雁荡山铁皮石斛: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雁荡山的铁皮石斛因其药效显著而备受推崇。黄杨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之一,以其细腻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1、乐清细纹刻纸 浙江省乐清市的细纹刻纸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当地的文化传统。这项艺术主要流传于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以及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和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细纹刻纸起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其精细程度令人惊叹,一寸见方的纸能刻出52根线条,而一幅碗口大的作品则需十多天工夫。
2、民间文学(5项):如建德市的伍子胥传说、象山县的鱼类故事、绍兴市上虞区的谢安故事等。传统音乐(3项):像温州市洞头区的洞头脚擂鼓、舟山市定海区的贺郎调、浙江音乐学院的浙派古筝艺术。传统舞蹈(4项):例如宁海县的冠庄船灯、长兴县的龙舞(青草坞双龙)、安吉县的响木舞等。
3、名录情况:2005年5月公布第一批,共64项,含民间表演艺术36项、民间造型艺术23项、民俗风情类5项;2007年6月公布第二批,共计225项,包括民间文学23项、民间音乐11项等多个类别。非遗大省成就: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普查工作成果丰硕。
4、部分实例:像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西湖花朝节、西溪船拳;象山石浦渔港古城景区的盘扣、竹雕、彩漆等;荻港景区自主申报的部分项目;绮园景区的海盐腔、海盐滚灯、古法和香制作技艺;东沙古渔镇的部分非遗;皤滩古镇的皤滩***无骨花灯、彩石镶嵌;缙云县河阳古民居景区的独角台场、朱泽标膏药等。
5、保护机制与意义浙江省级非遗项目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浙江省人民***批准,保护单位涵盖文化馆、研究会及企业等。项目分类保护注重地域文化特色(如徐福东渡传说涉及慈溪、象山、岱山三地)与活态传承(如传统技艺类项目通过师徒制延续)。
6、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公布了六批,总计包括数百个项目。第六批名录中新增了1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浙江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总数达到了996个。名录意义: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和扩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乐清细纹刻纸是浙江省乐清市的一种独特文化艺术遗产。以下是关于乐清细纹刻纸的详细介绍:起源与历史:乐清细纹刻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它源于民间的“龙船花”艺术。据《乐清县志》记载,元代大德年间,人们就已经在庆祝活动中剪纸为乐,共享艺术之美。明代时,细纹刻纸被广泛应用于龙船灯的装饰上,以纪念抗击倭寇的胜利。
乐清市,坐落在浙江省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有着独特的文化艺术遗产——乐清细纹刻纸。这一绝技主要在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以及北白象镇的东才村,乐成镇、柳市镇、翁垟镇等地流传甚广。
乐清细纹刻纸:浙江省乐清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乐清细纹刻纸是当地流传的一种艺术,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
关于乐清市传统工艺和乐清工艺品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乐清工艺品店、乐清市传统工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