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君主立宪制:l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等;到1 8世纪中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3、高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归纳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1至1901) 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4、历史事件的相关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课题的次序;次念某课题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国的大事包括自强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瓜分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然后记诵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节,如自强运动分为三阶段,辛亥革命分为兴中会和同盟会两个时期。
5、想要学好生物,对于课本中的实验也有给予重视,像是孟德尔测交实验就是考试中经常出题的点。另外实验中的常用方法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出题点,像是演绎推理法、控制单一变量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由此可以看出课本实验的重要性。
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再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并在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时,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WTO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将其改名为世贸组织。
2、专心听课:下课后多记、多背,联系上下文内容记忆历史年代,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意义、作用等。温故知新:不断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增强记忆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史为论据:理清线索,不要片面理解和批判,尊重史实。
3、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称为百家争鸣原因:经济上: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前提。
4、中国史部分:-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涵盖商周分封宗法制、秦朝中央集权、汉至元的政治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等。- 经济方面:包括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制度,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5、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 热点 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6、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必背知识点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标题: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教案课程年级:高中所用时间:1-2节课知识点: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目标: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如汉字文化、古代建筑、古代诗词、音乐舞蹈、绘画等;学会发现古建筑、古诗词中的文化符号,并理解其内涵;学会运用古代文化常识来解读古代文学作品。
古代室内座次的尊卑有别,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通常以右为尊。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时,其座位坐北向南,故称王称帝为“南面”,称臣为“北面”。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
高考必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如下:古代称谓与礼仪 姓氏与姓名体系:秦朝后姓氏统称为姓,用于区分家族;名为成年后的个人标志,常与字相配;字用于解释名,在自称时表示自谦,在称呼他人时表示尊称;号为别名,常用来表达个人的志趣或特点。
距离高考74天 今日复习要点:古代选拔官吏制度的演变 在古代中国,选拔官吏主要通过征辟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汉代实行征辟制和察举制,其中征辟制由皇帝征聘或府、州郡辟除,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和“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关于传统文化高考历史热点,以及传统文化类高考满分作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临沂有哪些传统文化
下一篇
民间传统工艺素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