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工艺 > 正文

传统工艺泥条盘

简述信息一览:

海南昌江哪一些地区入选了国家级名录?

昌江只入选的是石碌镇保突村入选为非遗旅游村寨。昌江石碌镇保突村作为黎族制陶文化发源地,仍保留着最原始的传统手工制陶工艺。最初的制陶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物质所需,现如今保留最原始的陶器主要有缸、罐、碟、壶、瓶等,这些陶器上都刻绘了黎族的文字、黎族图腾……并且黎族制陶工艺有着一个古老而专业的名词“泥条盘筑制陶”。

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差镇的“三月三”活动是黎苗族人民的重要节日。 这一节日不仅是传统节日,也被视为黎苗族的新年,以及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时刻。 在这一天,黎苗族人民会身着节日盛装,跳起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竿舞。

传统工艺泥条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九项被列为国家级名录。 崖州民歌:这种口头传唱和手抄文本流传的民歌,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展现了民间文化的深厚底蕴。 儋州调声:以男女集体对唱和歌舞结合的形式,儋州调声不仅是音乐艺术的表现,也是民间文化的重要遗产。

据了解,2006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黎族服饰”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昌江芒果:肉质细腻、甜度高,享有较高知名度,是海南芒果产业的代表之一。儋州跑海鸭蛋: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成为海南特产中的明星产品。这些品牌代表了海南独特的文化和地理特色,通过加强商标保护,有助于维护海南特色品牌的良好声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

传统工艺泥条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均陶历史

1、历史悠久:均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明朝,当时的釉色以天青、天蓝等色为主,胎体有紫泥和白泥之分。清代时,均陶的釉彩美和刻花装饰技艺更上一层楼。进入新中国后,均陶釉色种类更加丰富,堆贴花装饰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艺术价值:历经风雨,均陶陶器反而更加光亮,成为了人们赏玩的理想选择。其釉色绚丽与胎质坚韧并存,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2、宜兴均陶充分发挥历代陶工名匠的聪明才智,原料***用当地蕴藏量丰富的甲泥、嫩泥和白泥等陶土、明末清初的在成型技法上运用泥条盘筑或泥片镶接,全手工制作,明万历十七年修的《宜兴县志》就有缸、瓶、钵、器皿的记载。

3、这种传统工艺不仅推动了均陶产业的发展,也对整个宜兴窑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日用陶瓷一度成为宜兴陶瓷产业的主要支柱。即使在机械化成型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的手工成型技法依然不可或缺,它在保持产品美观和质量稳定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4、历史沿革:宜兴均陶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工艺特色:宜兴均陶以独特的釉色著称,釉色红如胭脂,青如葱翠,紫如墨黑,色彩斑斓且富有变化。同时,其全手工制作的堆花工艺更是独步天下,赋予了陶器独特的艺术韵味和审美价值。

5、中国宜兴,这个古老的地方,以其独特的陶瓷艺术闻名于世,尤以均陶馆中的均釉陶器最为引人注目。这种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960-1279年),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庄重的造型,以及丰富多彩的釉色闻名。

6、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宜均陶器开始进入皇宫,成为御用器物;乾隆、嘉庆时期(1736~1820年),宜兴丁山的葛明祥(1736~1811年)葛源祥(1742~1820年)两兄弟烧照的宜均陶器蜚声中外,是烧制宜均陶的名艺人,世称“葛窑”。

陶体的五种成型方法?

印模法 将泥料压入特制的模具中成型,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制作小动物,一些大型器物的零部件或者纹饰,或者陶瓷人俑等。灌浆法 这是目前大多数日用瓷的成型方法,把泥制成泥浆,然后灌入事先设计好的石膏模型之中,石膏能够将泥浆中的悬浮物吸附于内壁,因此而最终成型。

把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在脱模,然后把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要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然后我们把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接着用竹,骨或者是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制作方法:选用京杭大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作原料,这种泥土质地纯净细腻,土质密度大。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经过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最终制成德州黑陶。

德州黑陶的制作方法 德州黑陶选用京杭大运河两岸特有的红胶泥作原料,这种泥土质地纯净细腻,土质密度大。用传统手工轮制成型后不上釉,在坯体晾干过程中压光、雕刻,高温烧结后封窑,做焦烟渗碳处理,烧制出来的陶器黑中透莹,望之如金,坚实凝重。

***用传统的手工轮制成型,造型粗犷朴拙。无釉压光工艺使得表面虽有光泽却不浮艳,黑色陶体在不同光线角度下会呈现紫、靛、银等不同光泽,富有金属感。丰富的表现手法:坯体刻花***用红雕、浅雕、透雕等多种手法。纹饰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如松、竹、梅、菊等,并汲取了剪纸、木雕、刺绣等艺术形式的特点。

关于传统工艺泥条盘,以及传统工艺泥条盘子图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