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 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3 除夜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未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李白)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句及译文: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1、、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3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3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3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2、唐褚朝阳)唐·殷尧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缨带翎攒蒿——赵嘏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乙卯重五诗》榴花仕女:刘禹锡以榴花喻仕女,展现了节日人们的雅致生活。
3、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描写端午节的诗词欣赏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有很多描写端午节的诗词,现精选一些供朋友欣赏: 诗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4、因为清明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有很多诗人通过自己的文字来描绘这个节日的场景和人们的感受。5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5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5、只要诗中的两句就好,要真正能表达节日的 全部都要喔 2句以上zmalqp15 问题未开放回答 |举报 推荐于2017-12-16 08:58:18 最佳答案 端午千古为谁传,瀚海长空吊屈原;七彩轻丝缠碧玉,五色蛟龙闹澄湾。家家艾符效旧习,户户蒲酒翻新颜;不知盛世仓江水,能否洗尽千古冤。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寒食几家有人。(张继)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包括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诗句包括: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春节风俗:贴春联,拜年、放鞭炮、给压岁钱、守岁 诗句:-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元宵风俗:吃元宵、猜灯谜、放烟火 诗句:- 《去年元夜时》: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3、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公历1月22日左右):除夕夜,人们守夜迎接新年的到来,家家户户打扫干净,贴门神、春联和年画,穿上新衣,共聚一堂,享受天伦之乐。《除夜》【宋】文天祥的诗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描绘了除夕的景象。
4、刘镇在七夕这一天,步月赏景,月光下树影婆娑,轻步回廊间,梳理着云鬓,装点着发髻,尽显节日里女子的细腻情怀。寒食节时,谢枋得在途中的麦饭和纸钱,鸡酒和简陋的祭品,都未能吸引乌鸦的注意,反倒是林间的乌鸦因误食了祭品而躁动,这画面中透露出节日里的冷清与寂寞。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句诗的意思是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句诗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这句诗的意思是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
6、关于传统节日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描绘了春节时燃放爆竹、饮用屠苏酒的习俗,寓意着辞旧迎新。 除夕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句诗反映了除夕之夜,人们还未饮尽屠苏酒,就已经忙着在灯前书写桃符,以驱邪避祟。
关于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带诗意,以及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传统文化对学习的价值
下一篇
传统工艺中的